台北榮總婦癌名醫莊其穆集各家大成,整合了個人臨床執業經驗、病患回饋、中醫師經驗分享、營養學家訪談、多位百歲長者訪談,進而整理出一套女性癌友在手術、化療、標靶或放療後自我養生的通則。
化學治療、標靶治療,或放射治療,皆會造成人體重要器官功能一定程度的影響,尤其倦怠(fatigue)是很常見的副作用。每日保養重要器官、活絡元氣,才不會日漸萎靡。
常見的更年期症狀包括:顏面潮紅、睡眠障礙、陰道乾澀、性行為疼痛、泌尿道感染、夜間頻尿、解尿疼痛、骨質疏鬆、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頸背肌肉痠痛等種種症狀。
在門診常會遇見女病患問我說:年紀已經55歲以上,每個月仍有月經,是不是代表還很青春? 我通常會笑著回答:「是啊。」但要注意的是,當年紀(更年期)到了,該休息的器官就應該進入休息狀態。
根據台灣國民健康署所最新公布的〈2016年癌症登記資料〉顯示,婦女的子宮內膜癌仍持續上升中。我們查閱自2005~2016年的台灣子宮內膜癌每年新病例,製作成以下表格。
巧克力囊腫是婦科常見疾病,造成痛經、慢性下腹痛以及不孕,是一種屬於子宮內膜異位症的疾病,也就是原本應該僅出現於子宮的子宮內膜腺體在不應該生長的組織或器官上長出了子宮內膜的腺體。
常有女病人拿著報告來門診找我諮詢,因為她看過的醫生診斷出她有骨盆腔腫瘤且需接受手術治療,因此失眠好幾天不知如何決定。